8月21日,在韶關全市抓項目促投資大干160天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暨市委推進城市公園建設專題協商現場會上,省市重點項目正式動工,同時也吹響了該市“抓項目促投資、大干160天”的沖鋒號角。
韶州體育公園項目總建筑面積3.78萬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納約8000人,將成為該市舉辦籃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等大型比賽和重要展會活動的絕佳場地,對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服務功能及城市發展能級有重要作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韶州體育公園的動工是韶關市以重點項目為抓手,發揮投資對穩增長關鍵作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生動一筆。一個個重點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韶關全市上下正踐行“一線工作法”,大干160天,奮力完成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任務目標,為韶關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奠定堅實基礎。
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在韶州大橋建設現場,運輸車來回穿梭,吊機、工人同時作業,韶州大道曲江段、新區段及附近的北江航道擴能升級工程等項目都在加快推進中……
韶州大橋是韶州大道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全長1027米,其工藝復雜,線型多變,綜合技術難度處于廣東內河第一。“建設過程中,項目攻克了斷裂段砂卵石覆蓋層串珠式溶洞等多項技術難題,創造了粵北地區橋梁建設史上‘七個第一’。”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該橋預計2020年底建成通車,對韶關實現“三區融合”,帶動沿線區域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韶州大橋的技術突破也映射出韶關市重點項目建設的“突圍”。2020年,韶關計劃安排市重點項目237個,年度計劃投資362億元。在2—4月受疫情影響、5—6月多雨天氣影響施工的情況下,上半年韶關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不僅趕上了進度,還比去年同期多完成15.07億元、完成比例提高0.32個百分點。1—7月,韶關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00.25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55.32%,同比提高1.15個百分點,完成投資增加20.94億元。截至7月底已有28個重點項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90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開工66個。在重點項目“牛鼻子”的牽動下,1—7月韶關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7.84億元,同比增長4.4%,增長速度比全省高2.1個百分點,在北部生態發展區排首位。
梳理發現,韶關此次大干160天施工黃金期,全力推進的重點項目涉及交通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等重點領域。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韶關重點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接下來,韶關將加快推進高速公路“133”工程建設,確保到明年春節前基本完成韶新高速主體工程,加快韶州互通建設,盡早開工建設雄信高速、武深高速始興連接線等。加快北江航道擴能升級工程建設,盡快開工建設韶關港烏石綜合交通樞紐和北江港區白土作業區一期工程,改造提升韶關新港,推進廣州港內陸港和北江航道擴能升級上延工程。隨著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韶關將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打造數據產業中心集聚區
“雖然上半年疫情對華韶數據谷項目推進有一定影響,但我們也利用這段時間來做技術研發和相關手續審批,項目開工后,我們全面提速,目前可以做到五天建一層,預計今年將超30%完成項目進度。”在韶關新區莞韶產業園黃沙坪“互聯網+”特色小鎮內,韶關市大數據產業重點項目華韶數據谷一期(5000個機柜)正破土而出,項目首席顧問趙淦森自信滿滿地說,一期預計2021年3月底投入運營。
立足韶關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近年來,韶關深化與大灣區產業協同共建,把大數據產業作為六大新興支柱產業之一重點發展,致力于構建和打造智慧城市、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基礎設施配套三位一體的產業集群。接下來,韶關將加快推進華韶數據谷、鷹碩大數據中心、移動5G智慧城市、聯通BPO二期、零重空間高頻遙感監測等項目建設,積極配合省公安廳、省檔案局加快數據中心建設,努力打造成為全省數據產業中心集聚區。加快推動明德電器等產業項目和韶關新區、華南裝備園及各縣(市、區)工業園區的產業項目建設步伐,推廣打造專業園、共建園中園、建設標準廠房等模式,力爭今年建成標準廠房15萬平方米。
“大干160天”,韶關還將突出抓好城市建設項目,確保韶州大橋、張九齡紀念公園、韶州體育公園(不含體育館)、芙蓉山公園、韶州大道新區段、曲江段和武江大道南等“一橋三園三路”項目今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突出抓好民生工程項目,大力推進廣東韶關健康職業學院籌建、北江中學擴建、韶州中學新建、韶州人民醫院新建等教育、醫療重點項目建設,推動“1331”三級醫院集群發展,加快構建“1本5專”或“3本3專”高等教育發展格局,讓群眾更有獲得感。